小王说:
“谭场长前些日子让我到各连队调查,问连队里有没有懂机械制造方面的人才,让我把全部名单统计给她,不计较出身,也不计较政-治面貌,只要有过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或者学历就行。”
“她统计这个名单干什么?”
“谭场长组建了个科研队伍。”
“咱场部,原先不是有个科技研究小组吗?”
“是,但谭场长说人才太少,而且都是些一瓶不满半瓶晃的,她要的是真正专业的人才。”
“那这个队伍,现在有多少人?”
“现在总共有二十七个人,包括修配厂原来的老职工,还有之前科研小组的部分成员,还有谭场长自己从各连队挑选的人才,组长是十一连队的老翟头。”
“老翟头?”
熊队长模糊记得好像有这么个人,但完全对不上号。
“就是翟修文,从前在十连队赶大车的,听说建国前是个留洋工程师。”
熊队长一下子想起来了:
“他不是个劳改释放犯吗?谭场长让一个劳改释放犯当什么科技研究小组的组长,这是一点阶级情感都不讲了?”
小王无奈道:
“谭场长说了,不管****,逮住耗子,就是好猫。”
熊队长叹气。
这个谭小絮,不把二分场搞个天翻地覆不罢休啊。
熊队长又问:
“谭场长搞这么个科研小组要干什么?”
“说是要改造升级咱们修配厂。”
“改造修配厂?”
“嗯,人已经进驻修配厂了,从连队调过来有十几个人,现在全部被谭场长安排到场部来了,每天在修配厂开会搞研究。”
熊队长听到这里,这才意识到,自己离开场部这段时间,原来场部发生这么大变化?
他赶忙撇下小王,自己跑到修配厂去看看实际情况。
到了那,果然看见,从前乱糟糟的修配厂,现在完全大变样。
还有工程队在修配厂旁边开始测量放线。
熊队长上前询问,问这是要干什么,工程队的人说谭场长有令,要他们扩建厂房。
熊队长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。
想不到啊想不到,他一直以为这几天谭小絮的心思都在连队那边。
熊队长好几次忍不住想提醒,都是当场长的人了,别整天盯着老连队的地盘,眼光放长远些。
结果,是自己狭隘了。
人家不但盯住了连队的地盘,场部这边也丝毫没耽误。
眼光远到了他想象不到的地方。
熊队长现在突然觉得,自己成了井底之蛙了。
熊队长在修配厂转悠了一圈,遇上了修配厂的一个老师傅,老丁。
老丁过来跟熊队长打招呼。
熊队长故意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问:
“丁师傅,修配厂现在啥情况?大张旗鼓的,这是要干啥?”
“熊队长,不好意思啊,谭场长交代了,暂时保密,不让往外说。”
熊队长嘬了嘬牙花子。
有种老太太挑了一上午挑子,结果发现浇的是别人家菜园的无力感。
罢了!
事情已经到这火候了,自己跟着瞎操心也没啥用了。
谭小絮这是铁了心的闷声干大事,而且早有预谋,拦都拦不住了,看她怎么折腾吧。
熊队长因为向日葵和甜菜根的事上了好几天火,结果到最后发现,事情已经超出自己预料的范围。
这下子不用上火了,有种躺平等死的平静感。
但是,他还是忍不住去想,谭小絮又是卖糖稀,又要改造修配厂,到底要干啥?
还有,她现在人在哪?
熊队长绝对想不到,这时候的谭小絮,已经坐在裴师长的办公室里了。
裴师长听了谭小絮的话后,沉默了好几秒钟,才开口:
“小谭,你真的要在场部办机械厂?”
“是。”
谭小絮言简意赅、斩钉截铁。
裴广达犹豫了一下,道:
“可是,你们那边,说到底还是个农场,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农业上面,你最近不是连破了两个记录吗,现在还有农业研究小组在你们连队,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发展,争取明年再创佳绩。”
谭小絮双腿并拢坐在沙发上,一副女干部的派头:
“裴师长,农业发展当然是我们重中之重,不过,我们是机械化农场,在发展农业的同时,也要发展机械化,进一步提高生产力,办一家机械厂,也是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。”
这话说的,让裴广达想反对都找不到合适的话。
可是,裴广达看着谭小絮列出的那一长串单子,上面都是她这次要的东西。
虽然上面的很多东西裴广达都看不懂,但看见车床、大型锅炉这些字眼,就知道这些东西价值不菲,而且都是非常紧要的工业物资。
这就让裴广达很为难了。
说真的,裴广达对谭小絮,已经是大开绿灯。
包括上次高毅松先斩后奏,打着师部的旗号找佳城拖拉机厂谈合作,裴广达也是照单全收,不但配合着高毅松演戏,后来还替他们付了一万八千块联合收割机的钱。
还有这次,裴广达顶住压力,破格提拔谭小絮为分场场长。
还有最近收到谭小絮的实名举报,裴广达也是没有任何犹豫,立马派人下去调查此事。
裴广达对谭小絮和高毅松两人,那是肉眼可见的偏爱。
整个师部机关的人都看出来了。
这次要是再支持谭小絮开这个机械厂,大把的物力投进去,以谭小絮的能力,能应付的来吗?
到时候万一机械厂没办起来,弄的一地鸡毛,反而会让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陷入不利的局面。
所以必须慎重。
斟酌再三,裴广达问:
“小谭,你说实话,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办机械厂了?”
谭小絮一副老实交代的表情:
“裴师长,那我就跟您坦白了,其实,我办这个机械厂,是想咱们自己造联合收割机。”
“哦?”这个回答有些出乎裴广达的意料,“你想自己造联合收割机?”
“对,您也知道了,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割六百亩小麦,是农业机械化的一大利器。
这样的利器,肯定要投入生产,拖拉机厂那边已经找了高指导员好几次了,要我们手里的核心技术,我们一直捂着没给。
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,时间长了,就算我们不生产,拖拉机厂那边早晚也会攻破技术难关。
与其被他们抢了先,不如我们自己生产,到时候联合收割机冠上我们自己的名字,总好过把我们的技术拱手让给别人。”